13年Apr瀨戶內D6 下
4月17日下午 豊島
20多分鐘的航程便到達豊島家浦港。要趕搭12:30的巴士,基本上只得幾分鐘時間,踫巧沒有工作人員在行李臨時看管處的帳篷,惟有自助形式把行李塞進帳蓬,立刻跳上已經準備開車的巴士。豊島的藝術祭展區分佈頗遠,所以必須要依靠島上的巴士。
行駛了約十分鐘,便在清水前下車,正式進入「唐櫃岡」集落。
在巴士站對面是第21號作品點,青木野枝的『空之粒子/唐櫃』。據說夏祭期間會有冰冷西瓜接待呢!
跟隨前面的一眾遊客,就如置身在螞蟻隊伍中一樣,不用看地圖,也不需看路牌,很容易便到達第22號作品點,安部良的『島kitchen』。除了建築設計部份有特色外,藝術祭期間還有由丸之內酒店的廚師和島上的媽媽們合作提供飲食,無怪乎這麼多人在輪候呢! 在同一組建築物內,還有第23號作品點,是映像形式的,看了,不感興趣。
緩行下坡約十分鐘,到達島上的最重要作品點——第25號的『豊島美術館』。這個只有一件作品的美術館,就是相中白色的通頂dome,左邊的是小食部和賣店。雖然結構好像很簡單,但是親身感受又的確很特別;靜坐著看地上水珠形成、滾動、融合,又別有所思呢。
繼續慢慢下坡行去唐櫃港區,一行又是30分鐘;其實差不多整個瀨戶藝術祭中的小島們,都是要靠步行來連接每個作品點。好彩春祭期間不寒不熱,行下無妨;若在7、8月的夏祭,相信要很小心中暑呢!
終於到達第26號作品點,是個相當搞鬼的籃球架,足足有六個籃球框。遠射,唔入!近射,又唔入!!那就入樽吧(最低果個框)!!!
繼續前行十分鐘,位于寧靜優美海邊的第27號作品點——『心臟音之Archive』。這裡自2010年開館以來,已經收錄了三萬多個來自世界各地遊客的心跳紀錄(要付款的),亦有設施給大家聽聽他人的心跳紀錄,最印象深圳是那個隨著心跳聲而閃爍的房間。
步回唐櫃港巴士站等候15:53的巴士,16:10回到家浦港區。
第16號作品點是由德國Tobias Rehberger設計的cafe,感覺實在很型格,要是把家中一部份塗成這樣也真酷爆!上網一查,原來大師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這類作品,厲害!
第17號作品點不知何故閉門了,順道往建築中的第18號作品點——豊島橫尾館。
20多分鐘的航程便到達豊島家浦港。要趕搭12:30的巴士,基本上只得幾分鐘時間,踫巧沒有工作人員在行李臨時看管處的帳篷,惟有自助形式把行李塞進帳蓬,立刻跳上已經準備開車的巴士。豊島的藝術祭展區分佈頗遠,所以必須要依靠島上的巴士。
行駛了約十分鐘,便在清水前下車,正式進入「唐櫃岡」集落。
在巴士站對面是第21號作品點,青木野枝的『空之粒子/唐櫃』。據說夏祭期間會有冰冷西瓜接待呢!
跟隨前面的一眾遊客,就如置身在螞蟻隊伍中一樣,不用看地圖,也不需看路牌,很容易便到達第22號作品點,安部良的『島kitchen』。除了建築設計部份有特色外,藝術祭期間還有由丸之內酒店的廚師和島上的媽媽們合作提供飲食,無怪乎這麼多人在輪候呢! 在同一組建築物內,還有第23號作品點,是映像形式的,看了,不感興趣。
緩行下坡約十分鐘,到達島上的最重要作品點——第25號的『豊島美術館』。這個只有一件作品的美術館,就是相中白色的通頂dome,左邊的是小食部和賣店。雖然結構好像很簡單,但是親身感受又的確很特別;靜坐著看地上水珠形成、滾動、融合,又別有所思呢。
繼續慢慢下坡行去唐櫃港區,一行又是30分鐘;其實差不多整個瀨戶藝術祭中的小島們,都是要靠步行來連接每個作品點。好彩春祭期間不寒不熱,行下無妨;若在7、8月的夏祭,相信要很小心中暑呢!
終於到達第26號作品點,是個相當搞鬼的籃球架,足足有六個籃球框。遠射,唔入!近射,又唔入!!那就入樽吧(最低果個框)!!!
繼續前行十分鐘,位于寧靜優美海邊的第27號作品點——『心臟音之Archive』。這裡自2010年開館以來,已經收錄了三萬多個來自世界各地遊客的心跳紀錄(要付款的),亦有設施給大家聽聽他人的心跳紀錄,最印象深圳是那個隨著心跳聲而閃爍的房間。
步回唐櫃港巴士站等候15:53的巴士,16:10回到家浦港區。
第16號作品點是由德國Tobias Rehberger設計的cafe,感覺實在很型格,要是把家中一部份塗成這樣也真酷爆!上網一查,原來大師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這類作品,厲害!
第17號作品點不知何故閉門了,順道往建築中的第18號作品點——豊島橫尾館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