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年Apr瀨戶內D8 上

4月19日 金 上午
今天主要是遊小豆島,然後在下午四時許乘坐渡輪往神戶市,再轉車返大阪。
浸完溫泉,吃過早餐,check out,接近9點便過坂手港辦理租車手續。
今天選擇租車自駕,主要因為這個島很大,作品點分佈太廣闊,依靠巴士和行路是搞不掂的。
租用6小時,需Yen6500,驗車後問職員仔附近油站位置,以方便滿tank還車。
哥仔大方地示意不用入滿油還車了,面上隱隱泛起一股信心十足的表情,似是認定我倆在六小時內用不了多少汽油;雖然不想給你看扁,不過又的確用不多。

取車後,先往第83號作品點,『小豆島町Community Art Project』。踏進展場立刻見到幾幅這樣的牆壁,似乎它們就是主角了。



細看之下,原來是用小豆島醬油堆砌成的。把不同濃度的醬油,入進外賣弁當用的小樽內,有秩序的排列起來,又真是幾壯觀。館內有個小室中放有很多不同款式和品牌的醬油,全部都是小豆島出產的。
下站是醬之鄉入口處的第84作品點,沒料到竟然是個公廁!!由島田陽設計,概念是日式小屋和醬油桶融合的建築物呢。當然要入內參觀,順便方便一下啦。


小豆島是日本醬油的重要生產地,而這醬之鄉區域就聚集了不少醬油廠房和倉庫。整個範圍內都充滿著醬油的香味,而這些氣味會沿途改變,令這條馬木散策路更有特色。


在散策路中途,遇上了這個飛機頭公仔。原來是第85號作品,清水久和的『髮型的屋台』,酷。



終於行到第86號作品點,原本是一間舊醬油屋,現在是graf的『小豆島カタチLab』。Lab的主題好像是從不同角度/介面去研究小豆島,譬如分析醬油桶、島上櫻花種類、木頭、石頭、橄欖葉等等。


步回醬之鄉入口處,開車去Olive公園,第65號作品就在公園內的溫泉會館內。岸本真之的『つぎつぎきんつぎ』,用上日本傳統瓷器的修複法,把從島上收集的碗碗碟碟堆砌起來。


開始駛進三諸半島,這個部份的作品,很多都是個別藝術家在這裡小住數月,通過與島民的溝通和交流後而作出的,所以大部份的題材都和小豆島息息相關。(其實從2009年開始,小豆島已經推行「小豆島芸術家村」計劃,定期邀請藝術家到來小住。)

首先是第71號作品,吉田夏奈的『花壽波島的秘密』。這是個大型倒錐體展品,內裡畫上了由海床至露出水面的島嶼,令人有置身海底向上看的感覺,把平時看不到的景象看得一清二楚。



下站是第67號作品點,越後正志的『火のないところに煙は立たず』。把島上一間被棄置的煙業乾燥屋解体後,再在這間同樣是被棄置的校舍內重組骨幹。


繼續駕車前行,到了第68號作品點,古川弓子的『眺望絕佳』。在這個舊倉庫裡看守的大叔,能說一口超流利的英語,在他熱誠的介紹下,對整個展覽更能深入認識。原來古川女士的主打是繪畫,在小豆島短住期間,聽了很多島上的民間傳說,好像「義太鬥大蛇以救獵人」,於是她用了島上的陶芸技術,制出立體的蛇、狗陶像,又在大型繪畫上用文字把這段傳說簡短的寫上。個人很喜歡古川小姐的作品,可惜未能拍照,要繼續留意。

剛剛過了中午,十數分鐘車程後,到了第72號作品點,升谷繪里香的『Wander Island』。在偌大的体育館內播放三組的映畫,全是在三都半島拍攝的。看了看了,可惜始終不太懂看這類動畫式的作品。

步行距離之內,有第73號作品點,佐藤健的『空間収集 -小豆島の自然と生きていたもの-』。把島上捕捉到的小昆蟲,經樹脂封化成標本,據說有約三萬隻昆蟲於此。不大接受到,急促看過就離開了。
大約十分鐘車程,到了第74號作品點,赤阪有芽的『stories - House』。在間空置的房間內,加插了幾組映象。又是不大了解的東西。

鄰近有第75號作品點,美國James Jack的『Sunset House』。昔日的村落休憩聚會處,重新粉飾,包括在外牆裝上新一層的木板,有種復興的含意。屋內有個小小的坐間給大家坐下感受感受的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09/04 東海 飲食篇

快起程去澳洲旅行

行山:元荃古道---深井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