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13的文章

13Nov日本食蟹行

圖片
十一月又是去日本食蟹的好時候,今年再去了越前和丹後一 帶 ,主要是食食食蟹!!! 這些地區基本上都不是第一次去,所以有部分是舊地重 遊 。 這次 旅行吃了兩次活蟹全餐 (越前蟹の坊和香住,超正)、一頓和洋Fusion蟹餐(丹後水辺のHOTEL 小さな白い花 相當有趣)、石川縣七尾灣燒蠔(贊)、金澤香箱蟹等等。 最可惜的是連續多天的不停大雨,計劃了的散策都被迫取消,剩下的時間只好行下商場、超市、藥店和書局。 連日的雨天亦破壞了每天早上跑步的計劃,除了在京都和大阪各跑了約10KM;其餘在琵琶湖長兵市和石川縣七尾灣都應雨勢轉大,只跑了約3、4KM便被迫腰斬,殘念。 先紀錄行程: 11月8日Fri 經關西機場往京都,住京都鴨川旁酒店。 11月9日Sat 鴨川10Km緩跑;滋賀三井Outlet;彥根城;住長兵琵琶湖畔溫泉酒店。 11月10日Sun 琵琶湖畔4Km緩跑大雨殘念;黑壁;眼鏡博物館;福井市養浩館庭園;一乘谷倉氏遺跡(太大雨,散策殘念);越前蟹の坊;住福井市酒店。 11月11日Mon 能美市九谷燒;超大雨,改往金澤市場 ;提早到和倉溫泉,往辻口博啓美術館嘆Tea;住"虹和海"溫泉酒店。 11月12日Tues 能登海灣4KM緩跑大雨殘念;輪島;白米千枚田(下雹取消散策);七尾西灣吃燒蠔,超正;住敦賀市Manten酒店。 11月13日Wed 金崎宮;往久須夜岳展望台途中又大雨,被迫折返;赤壁倉庫;住丹後水辺のHOTEL 小さな白い花。 11月14日Thur 伊根舟屋;天橋立;小酒店香住きむらや(柴山蟹)。 11月15日Fri  立杭陶藝館;回大阪 11月16日Sat 大阪 11月17日Sun 回香港

準備搬家往blogger

就算唔識搬家,始終遲早都要搬,就趁今晚兔仔光臨香港博一博,希望可以完完整整在 http://yamabutahk.blogspot.hk/ 復活。 爬了幾篇文章,終於決定跟 koosan介紹的方法 試下搬家,因為據說可以把整個yahoo blog中的文章和相片全部搬走到blogger。

13年7月東京行紀錄

圖片
2013年的購物行終於定在7月12日至20日完成了,中間遍排了三晚在東京以外的地區住,分別是橫須賀、箱根、和熱海。 幾年前的夏季大減價,除了少部份超性格和select shop外,大部份品牌都會跟隨傳統在7月1日開始減價。 隨著去年大百貨公司分成7月1日和7月13日(金)開始減價的兩大陣營之後,今年的夏季大減價情況繼續混亂。伊勢丹和三越改在7月17日(水)開始,而其它大百貨就提早在6月28日(金)開始。 我倆今年遍行程仍然是跟伊勢丹的減價時間表,在12日飛往東京,雖然錯過了第一round的減價,可幸所有在伊勢丹有counter的品牌,都會留起些貨品給17日才開始減價;連一向瓢忽不定的CDG系(7月5日 金),都留起一定數量給伊勢丹,都算還有點希望呢! 今年的行程如下 12日 飛往東京,LUMINE開始減價。 13日 遊鐮倉,住橫須賀,晚上往久里兵看花火大會。 14日 在橫須賀租車遊箱根,住箱根。 15日 御殿場outlet,河口湖,住熱海,晚上熱海有花車巡遊。 16日 往小田原還車,返東京。 17日至19日 東京shopping。 20日 下午機返港。 其它紀事: 熊本Kumamon的商品四圍都有得賣,而香川縣今治市的『Barysan』週邊物品,原來在東京都有得賣,包括Tokyo Tower下的今治毛巾店,和JR新橋站附近的香川物產館都有。 久里兵的花火大會,由電車站的人郡反映,都吸引了頗多人往觀賞。當中似乎很多人都和我倆一樣,錯估了它的規模,開始不到5分鐘,已經有不少人轉身離開;因為大會只得一個發射點,效果和香港維港的級數相差太遠,相信很多看過都市級大花火會的,都會有點失望。 熱海的花車巡遊都幾熱鬧,我個人覺得普普通通,不過助手就看得很興奮了。 今次去了鐮倉的錢洗弁財天宇賀福神社,據說用這裡的洗錢水洗錢,錢就會多起來!洗完的HK100紙幣已經好好的保管起來,等它慢慢發揮功效。

13年Apr瀨戶內D8下 完

圖片
4月19日 金 下午 欣賞完三諸半島最後一個作品點,時間已經接近一點了,趕緊駛車往小豆島的另一個展品區——肥土山。 用了約半小時的車程,進入肥土山,先到達第63號作品點,台灣王志文的『小豆島之光』。大會安排的泊車點離作品點頗遠,步行須約五分鐘,不過那正好給大家由遠到近,慢慢欣賞這個大型竹製建築物。 通過尾部的長廊,突然眼前影像變得寬闊了,原來已經到了巨大的竹Dome內。 躺臥在竹杆的平台上,觀賞圓拱的屋頂,相當relax。陽光透過屋頂的圓孔,在竹壁畫出鵝蛋形的光圈,為安靜的環境加添小小裝飾。 細心觀察,原來這個作品用了很多種不同的結方法,有齊齊整整的,亦有看似雜亂無章的。 繼續往下一站,第60號作品點,長澤伸穗的『うみのうつわ』(海螢)。在漆黑的大廳中放了個細小的藍色發光休在地上,行近點會看清原來是一隻小船。另外一提,在門外放置了很多柑,工作人員示意隨便享用,那就拿了兩個吃吃吧,正宗地元果子! 時間已經接近兩點,亦即是還有一小時便要回阪手港還車。放棄了駕車不能直達的第61號作品點,因為不清楚來回步行要多久。選擇了去找土庄港附近的第59號作品點『目』,可惜沒有正確地址,在區內轉了兩圈都找不到,時間關系,惟有放棄。 駕回阪手港已經接近三點,還車。其實還車地點就正是第79號作品點,『Creator In Residence』,展出了幾組民間對小豆島未來發展有關的藝術設計。興趣不大。 去碼頭售票處買好四點鐘往神戶市的船票,把行李放入locker後,行去第80號作品點,『壺井榮生誕地花園Project』。實在有點想不通,這個小花園有什麼特別。 又行回碼頭,看看第77號作品,Kenji Yanobe的『The Star ANGER』。這隻爬在銀球上的水龍,已經成為阪手港的標誌了。 接近三點半,行上小坡上的古井,正是第78號作品點,Beat Takeshi X Kenji Yanobe的『ANGER from the Bottom』。已經有很多人在圍觀等待,因為每半個小時才出現一次呢。 三點半,開show。就是這隻地靈物,從井底升上來,口中還會吐出水呢。 回到碼頭,剛好船正泊岸。其實用坐船的方法往來神戶至小豆島或四國高松市,單程每位Yen1...

13年Apr瀨戶內D8 上

圖片
4月19日 金 上午 今天主要是遊小豆島,然後在下午四時許乘坐渡輪往神戶市,再轉車返大阪。 浸完溫泉,吃過早餐,check out,接近9點便過坂手港辦理租車手續。 今天選擇租車自駕,主要因為這個島很大,作品點分佈太廣闊,依靠巴士和行路是搞不掂的。 租用6小時,需Yen6500,驗車後問職員仔附近油站位置,以方便滿tank還車。 哥仔大方地示意不用入滿油還車了,面上隱隱泛起一股信心十足的表情,似是認定我倆在六小時內用不了多少汽油;雖然不想給你看扁,不過又的確用不多。 取車後,先往第83號作品點,『小豆島町Community Art Project』。踏進展場立刻見到幾幅這樣的牆壁,似乎它們就是主角了。 細看之下,原來是用小豆島醬油堆砌成的。把不同濃度的醬油,入進外賣弁當用的小樽內,有秩序的排列起來,又真是幾壯觀。館內有個小室中放有很多不同款式和品牌的醬油,全部都是小豆島出產的。 下站是醬之鄉入口處的第84作品點,沒料到竟然是個公廁!!由島田陽設計,概念是日式小屋和醬油桶融合的建築物呢。當然要入內參觀,順便方便一下啦。 小豆島是日本醬油的重要生產地,而這醬之鄉區域就聚集了不少醬油廠房和倉庫。整個範圍內都充滿著醬油的香味,而這些氣味會沿途改變,令這條馬木散策路更有特色。 在散策路中途,遇上了這個飛機頭公仔。原來是第85號作品,清水久和的『髮型的屋台』,酷。 終於行到第86號作品點,原本是一間舊醬油屋,現在是graf的『小豆島カタチLab』。Lab的主題好像是從不同角度/介面去研究小豆島,譬如分析醬油桶、島上櫻花種類、木頭、石頭、橄欖葉等等。 步回醬之鄉入口處,開車去Olive公園,第65號作品就在公園內的溫泉會館內。岸本真之的『つぎつぎきんつぎ』,用上日本傳統瓷器的修複法,把從島上收集的碗碗碟碟堆砌起來。 開始駛進三諸半島,這個部份的作品,很多都是個別藝術家在這裡小住數月,通過與島民的溝通和交流後而作出的,所以大部份的題材都和小豆島息息相關。(其實從2009年開始,小豆島已經推行「小豆島芸術家村」計劃,定期邀請藝術家到來小住。) 首先是第71號作品,吉田夏奈的『花壽波島的秘密』。這是個大型倒錐體展品,內裡畫上了由海床至露出水面的島嶼,令人有置身海底向上看的...

13年Apr瀨戶內D7 下

圖片
4月18日 木 下午 男木島 從女木島到男木島的航程只需二十分鐘,準時12:40到達,而計劃中將乘坐15:00的渡船返回高松市;根據Guide book所示,兩個多小時應該足夠有餘。 到達男木島,必定會被這個資訊中心所吸引。第42號作品點,西班牙Jaume Plensa設計的『男木島之魂』。屋頂上用上各種數字日文字母,配上水池的倒影,很酷呢! 在隔離的是第43號作品點,矢野惠利子的『あたりまえと当り前と』。可以在展品內外行上行落,是間很優雅的小房子。 差點走漏了眼,原來第55號作品組就是這艘停泊在碼頭附近的漁船,在船身塗上了圖象,據稱好像共有7艘漁船作了這種的裝飾。興趣不大。 開始進入「家project」區,第44號作品點,西堀隆史的『時之廊下』。在這間兩層高的民房內,用上了數百把和傘(香川縣的傳統工藝品)堆砌成不同的立体形態,部份和傘更繫上了馬達而會轉動,很壯觀呢。場內不拍照,在屋外可見到少許二樓天花板上的和傘郡。 跟著的作品點散布在村莊的四周,所以會在小巷中左穿右插,上坡下斜,幾有風味。. 在小巷走動期間,會見到不少這種彩色的壁畫,其實都是第45號作品組的部份,真壁陸二的『男木島路地壁畫project wallalley』。 在島上亦放了好幾個雕像,象徵男木島的燈台和島上靠山勢而建成的村莊,都屬於第57號作品組『光之家』的部份。 第46號作品點是ONBA Factory,專門生產手推小孩車,特別適合用於男木島上狹窄的小巷,塗上色彩繽紛的圖案和卡通,相當奪目。無相。 跟著是石塚沙矢香的第47號作品,把很多舊的煲碟碗樽等廚房用品懸吊起來,聚成一堆堆。興趣不大。無相。 第48號作品點是川島猛及朋友的『Time Tube』,把彩色雜誌捲起來,難得是大家可隨便拍照,亦可行入展區內欣賞。 這個是50號作品,谷口智子的『organ』,是很長的管道左彎右曲的一路廷伸到坡上,可惜未能試試它的傳聲效果,因為兩個口實在相距很遠,懶得走來走去呢。 第49號作品是高橋治希的『Sea Vine』。用上陶瓷制的花和藤,彷似是旋風般流進房間,酷。 第51號作品點是粟真由美的『記憶的bottle』,把男木島相關的記憶和物件,放進有燈的小樽內。 52號是的『...

13年Apr瀨戶內D7 上

圖片
4月18日 木 上午 女木島 今天的行程:上午先去女木島,中午再搭船去男木島,跟著回高松酒店取行李,立即轉船去小豆島。 春祭期間,這條航道(高松—女木島—男木島—女木島—高松)的班次相隔兩小時,所以如果想一日走遍兩個小島,行程都差不多一樣。 乘坐早上8點的渡輪,上層乘客,下層載車。短短20分鐘就到達女木島了。 碼頭附近有很多很多的海鷗,原來這是第31號作品點,木材崇人的『海鷗的停車場』,細看清楚,原來海鷗們還會隨著風向而轉動呢! 而另一邊的防潮堤亦是木村先生的作品,第32號:『海鷗用停車場』 。 在碼頭旁還有第33號作品,禿鷹墳上的『20世紀的回想』,在三角大鋼琴上樹立了4支帆,好像是海浪和琴聲結合的旋律。 時間尚早,很多家Project都未開門,先行上山頂的看看大洞窟。這個洞窟相當大,據說面積達四萬平方呎,是在1931年才被發現的,但到現時仍未考證是什麼時代、什麼人在這座小島的山頂上,弄出這麼大的一個洞穴來。 把這個傳統觀光點和藝術祭拉上關系的,就是第40號作品點——德國Philippe Artus的『蝸牛的軌跡』。在洞穴內放置了3組映像,是隻電子蝸牛在轉動爬行,與洞內彎彎曲曲的環境十分相襯。 原路下山,在住吉神社旁有第39號作品點,杉浦康益的『段々の風』,在原梯田的位置,用陶器疊砌出微曲的形態。 回到小村莊,在學校的中庭有第36號作品點,大竹伸志的『女根/めこん』。 差不多十一點,到第37號作品點『不在的存在』內的餐廳內吃午飯,set lunch Yen1500,可坐在庭園中,邊吃邊觀看沙石池內間歇性出現的足印,蠻寫意的。 吃飽便趕緊去看看其它的家project,第34號愛知縣立藝術大學的『Megi House』,不大了解,亦沒多大印象和興趣。 再去第38號的作品點,行武治美的『均衡』。串連上過萬塊鏡面玻璃,被光線照耀起來,作出不同程度/角度的反射/折射,有趣!. 這就完成了女木島的旅程,回到碼頭等候12:20的渡輪往男木島。下圖中的中年夫婦加一老一小豆丁,竟然連續幾天都遇上,真有緣:前晚直島初次踫見,昨天同船往豊島,竟又再同船往高松市,還要入住同一間酒店,已經算是相當巧合了;今天竟然又再同船往女木島,現在又一起去男木島,連今天...